品牌焦点网-关注品牌资讯、新技术新产品上品牌焦点网

与硅谷移动支付企业合作 微信支付、支付宝入美

来源:环球网

  古时游子叹,“西出阳关无故人”。如今中华儿女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却惊觉,“满城遍是二维码”。

  在离北京直线距离为九千公里的美国三藩机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上线数月,赶上了十一黄金周的火热人流。国庆七天假,三藩机场的DFS免税店的大半游客都在通过微信支付及支付宝购物。

    

  这仅仅是三藩。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美国各大城市、景点,已经在大半年内铺开了数千家接受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的商户。庞大的中国市场,还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拥抱中国式移动支付——2016年,中国出境游消费达到千亿美元级别,而出境游在整体旅游营收中的占比还在不断上升。

  这场浩浩荡荡的移动支付赴美浪潮,不仅是中国两大支付巨头对于美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幕后还有一个重要推手——微信支付及支付宝在美国的最大合作伙伴Citcon。这家硅谷的移动支付企业给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出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清算服务,以平台化的形式首次把这两家中国支付巨头的服务聚合到了一项产品中,并通过在美沉淀的大量品牌合作伙伴资源,迅速帮助它们打开了北美市场。

  “从中国赴美旅游已经是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整个美国旅游行业都非常重视中国的消费人群, 在积极为这个市场做准备。” Citcon创始人黄春波对投资界说道。

  全民准备

  机场DFS仅仅是这个“China Ready”风潮的一小部分。在全美各地,不少酒店、景点、奥特莱斯、奢侈品门店、连锁餐厅等中国游客及华人聚集区域,都已经部署了Citcon提供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微信支付及支付宝跨境移动支付。

  其中不乏世界顶级酒店及零售集团,如全球最多样化的度假村集团、全美第二大娱乐集团凯撒娱乐集团,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商DFS集团,洛杉矶高端购物中心Beverly Center,以及美国知名机场零售管理集团Pacific Gateway等等。

  

  旧金山机场DFS旗下的Burberry门店

  在这些旅游热门区域,中国游客可以方便地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和国内一样,选定商品后,商户会用POS机扫他们手机上的支付码进行收费。在消费者端,支付的仍旧是微信钱包或绑定银行卡里的人民币。

  而商户则通过Citcon支付系统来实现交易资金的跨境清算和对账服务,收到的是按照实时汇率兑换的美元。除此之外,Citcon还给商户提供了线上解决方案,能够覆盖web、app及公众号、小程序支付。

  “对于现在的奢侈品零售业来说,旅游零售业是主要带来增长的部分。通过Citcon提供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下接入微信支付,让我们能够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他们熟悉顺畅的购物体验。”DFS集团美洲及太平洋地区总裁Mike Osorio对记者说道。

  DFS今年早前上线了微信小程序。有了这个小程序,中国游客在到达机场以前就可以预定商品,节省了寻找商品的时间,商家也能对消费者的偏好有更多的了解。今年以来,DFS在中国游客聚集的旧金山机场,夏威夷檀香山市中心的 T Galleria以及檀香山国际机场陆续上线了微信支付,并将在今年底登陆洛杉矶,纽约等其他主要机场。

  

  波士顿奶茶店“日出茶太”的推广活动

  这场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浪潮正在全美蔓延,微信与支付宝还联合商家顺势推出了针对中国顾客及移动支付的推广活动。

  从7月开始,只要消费者在合作商户里使用微信支付来结账,就可以享受9折优惠,最高50元人民币封顶。支付宝也给出了类似的85折优惠,同样50元封顶。

  参与者是全美数千线下商户,包括餐饮,酒店,零售,交通,娱乐等等。而大型商户如凯撒集团、DFS、Pacific Gateway等还有特别的减免活动。以旗下拥有超过50家酒店及娱乐设施的凯撒集团为例,今年9月20日开始,所有在其旗下商户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费者,只要购物满100元人民币,会获得随机减免,最高减免888元。

  活动在游客中反响热烈,除了这50家娱乐设施以外,凯撒还将在11月中将微信支付及支付宝接入旗下另外四十家餐馆及商户。

  

  拉斯维加斯Caesars旗下商店

  

  洛杉矶的麻省理功烤鱼店

  这些合作商户都通过Citcon的支付方案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进行合作,“Citcon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支付合作伙伴。他们在跨境支付领域有深厚技术优势,在中美支付市场也有丰富经验,让整合及接入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方式这件事变得很顺畅。” 凯撒娱乐集团国际市场副总裁Bruce C. Bommarito对记者说道。

  诱人的中国旅游市场

  今年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五年坐稳“全球最大游客来源”的交椅了。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在4月发布的报告,2016年,大陆游客境外消费总额超过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第二名美国的境外消费总额还不到中国的半数,增长率也要低四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这个市场本身来说,中国游客不管是数量还是消费额,都非常惊人。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6年中国赴美旅游游客数量已经连续13年保持上升之势,而且中国游客的总消费额已经超过英国等老牌旅游国家,跃居第一名,占比高达61%,也就是接近330亿美金。

  “对于商家来说,最敏感的其实就是‘增长率’这件事。最近几年,商户的业务增长基本都来自中国游客,他们一定会更加重视(中国)。”黄春波解释道。

  除此之外,中国旅游者的形态也在发生种种改变。

  首先,整个中国对于移动支付的接受度为全球最高,微信支付的用户超过9亿人,支付宝超过5亿人。出海的游客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很习惯移动支付的形式了。

  其次,2016年中国出境游的游客中,“90后”已经成为了主力军。根据今年10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6年中国出境游的游客中,“90后”占比超过30%,是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的。

  “在我们之前做的用户调研和访谈中,90后一代明显有更强的本土品牌情节,也对移动支付更加适应。”黄春波说道。

  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和民族品牌的认可度一路走高,美国商家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出境游市场“垂涎欲滴”,两相作用之下,这场面对中国旅游大军的“China ready”风潮就此爆发。

  而不断走高的中国赴美旅游人数,也很可能在未来给这些美国移动支付企业带来巨大机遇——在美国,价值最高的企业往往并非那些“黑科技”企业,而是像90亿美元估值的Stripe、市值110亿美元的Square等FinTech(金融科技)企业。

  跨境背景,为中国系移动支付铺平出海之路

  截止发稿,支付宝及微信支付在美国已经在数千家商户铺开。黄春波向投资界介绍道,集合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Citcon跨境移动支付方案在美国及海外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将在年末达到上亿美金的流水,将在2018年接入超过一万家商户。

  这场出海风潮来得轰轰烈烈,不过便捷购买的背后,是数年的尝试及布局。

  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熟悉的扫码付款后拿到相应货物,简单便捷。然而对于商户和支付企业来说,却有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支付企业出海,在境外提供支付服务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困难——以美国市场为例,金融监管极为严格,每个州都有不同的政策法规,而且整个市场的信用卡行业高度发达,想要跨境开展支付服务面临着相当高的门槛。

  而假如商户绕过当地金融体系,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当然也一定会违反当地的金融及税务法规。

  所以来自中国的支付服务在出海的时候,往往选择与拥有资质、也了解支付市场的当地支付企业合作。

  这也是在美国市场微信支付及支付宝与Citcon合作的原因,后者给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美国银行清算服务。正是因此,中国消费者在美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商户端的交易可以完全以美元进行,符合美国金融体系的监管要求——迅捷的交易背后,是利用实时汇率进行清算的本土银行。

  “跨境游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切入美国市场最好的机会之一。”黄春波说,他毕业于清华,赴美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在Visa、PayPal等美国一线支付企业工作过十数年,积累了许多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技术及商业经验。而后,他回国和合作伙伴创建了移动支付企业北京众联科技,任董事和CTO,在公司新三板上市后,他敏锐注意到了移动支付市场在跨境方面的潜力,于2016年初转战美国。

  Citcon公司创始团队成员也都是中美支付、消费行业里的老兵——在Visa的营销部门担任多年领导职务的蒋蔚,在Groupon及Yelp领导了十数年销售团队的Ryan Noland等等。除此之外,Citcon的顾问席上还有Palantir VP及Google产品总监Eric Rosenblum、前新天域资本管理合伙人孙壮,前携程CTO及eBay技术总监Eric Ye坐镇。

  组建这个极为熟悉中美支付市场的团队之后,Citcon在2016年成功地与DFS、凯撒集团、美国太平洋机场商务集团 (Pacific Gateway)等数十家大型美国商户签署了合作协议。除此之外,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合作伙伴体系,包括当地最大的华人银行华美银行、美国知名支付方案提供商Shift4等等,总共可以触及超过数十万商户。

  此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试水北美市场,Citcon已经获得的金融牌照与搭建好的合作伙伴网络,让它与这两家支付巨头一拍即合,达成合作,也就此带来了这场影响整个北美的移动支付浪潮。

  “对于酒店业、零售业、运输业等种种相关商户来说,中国的旅游零售市场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巨大机遇,为中国做好准备是一个必然选择。我们不仅是顺势而为,更希望通过把移动支付带到美国市场,帮助中国品牌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黄春波说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焦点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